本研究於2015年05月至10月間,與台灣桃園市脊髓損傷者潛能發展中心及各地方協會合作,以自製標準化問卷,透過電話訪問、便利性面訪的方式進行訪查,期末總計回收有效問卷385份,經統計分析後發現:

一、人口學統計:男女性別比例為78.7%:21.3%;損傷時平均年齡為29.78歲,平均經歷脊髓損傷約14年。發生損傷的年齡高峰介於10~50歲之間,其中以20-29歲組的38.2%為最高。
二、損傷原因以交通事故居首位(61.0%),其次為高處墜落(20.0%)與病變(7.8%)。
三、頸髓損傷(53.7%)、胸髓損傷(35.8%),腰髓損傷(8.8%)。
四、合併症發生率:壓瘡 (64.2%);尿路感染(78.2%);痙攣 ( 83.4%);神經痛(68.8%)。
五、交通資源使用:復康巴士(54.8%);公共交通工具(39.2%);家人接送36.6%;改裝汽車(24.7%);改裝機車(21.3%)
六、專科大學(含專科)以上學歷者24.9%。
七、已就業者僅有29.4%。
八、經濟狀況處於弱勢者60.3%。

綜上,在台灣脊髓損傷具有青壯年的男性、高肇因交通意外事故、高合併症、低就業率、經濟弱勢等特徵。其中值得關注的是::

(一)高達六成損傷原因為交通意外,可能肇因於傷者學歷偏低,易從事於高風險性的勞動或外務工作。
(二)機車為台灣一般民眾慣用的交通工具,在政府強制要求配戴安全帽後,頸髓損傷的比例有明顯增高的趨勢。
(三) 外出社會活動參與時,因公共無障礙交通系統建置普及性不足,在經濟與便利性的考量下,收費相對便宜的復康巴士有高的使用率與仍有21.3%的人使用高安全風險的改裝機車。